3月10日,客户报修,说明设备铆头摆动异常,无法铆接。 2. 初步结论与措施 经分析我方初步判定属于球面副故障,因已经无法生产经过协商请客户零件返厂进行检修。 3、检修情况: 维修件抵达当天即开始进行检修,检修情况如下: 1) 球面副严重损伤,已经报废$ A b Q* D! w: j9 u
8 A) v( L/ V( M1 x 磨损深度达2-3毫米,该值远远超出正常磨损范围(一般正常使用5年,球面副仅磨损1毫米左右)因此判定球面副长期被刮伤,同时我方看到球面副表面及齿轴表面附着大量铜削,如下图:
+ M" X/ b5 _5 ~
2 t: c# X* T* Q$ H3 D" M4 c
根据经验,球面副刮伤是由于铆头处于非稳定状态,如当有切向力P作用在 铆头上时,在A初就会出现间隙,而B点将会在压力作用下压入铜质球面副,造成凹坑,而凹坑的边沿会产生突起,使工作时球面副不能很好的贴合,造成更多的凹坑,而较高的突起部分会被高速移动的球头座刮掉,产生铜削,如此往复恶性循环,球面座将会磨损报废。报废时间和铆接负荷关系很大,越大的负荷零件报废的时间越快。5 S5 M0 K: z3 r6 ?9 \2 E0 E! l
9 r" ]6 R5 t) A* E9 [9 F$ I; y$ p. ? 2)偏心齿轴压坏:
% |4 ]6 O: F: g* h
" X6 A+ g @" x: O9 i( x% ]) Y% L 偏心齿轮轴的损坏实际上是由于球面副磨损后,整体铆座部分上移,使齿轮轴端与球头座内壁挤压造成,属于球面副报废后的附加破坏,经检查,该轴可以修复。
" G5 N" L2 N0 j8 Y+ R 4、故障原因: 铆接机的球面副属于配合件,两个部件需要贴合率达到95%以上,由于其特殊性,我公司球面副生产非常严格,其配合加工在3-4小时,设备出厂都会经过球面副检验一关,因此我方排除属于加工质量问题 通过与贵方交流,我方发现客户自制铆头存在问题(该设计没有参考翻边铆头的主要尺寸要求,而是参考平铆头制造要求),导致设备稳定性下降,铆头的长度尺寸不在规范要求内,由于铆接机偏心的原理,铆头轴线和主轴的轴线相交的点在铆头端面中心既是最稳定的状态(如下图),当铆头过长或过短,都会使铆头受切向力大于弹簧的张力,使球面副接触面产生缝隙。( d. @% I3 v5 p/ z0 Z f+ c, E& q
|